四月的太原,正被春風翻閱。
4月23日至25日,以“培育讀書風尚 建設文化強國”為主題的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太原舉辦。通過主論壇、多場分論壇和各項主題活動,為深化全民閱讀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為社會各界參與閱讀推廣搭建了新平臺。濃濃書香回蕩在三晉大地上,顯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
活動多彩
共筑全民“精神糧倉”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卑殡S著悠揚的古琴聲,中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張麗珍身著古裝,“化身”詩人王勃緩緩吟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鮮活的古詩演繹,讓觀眾真切感受到詩歌中的深厚情誼?!霸凇蚩⊕叽a讀經典’活動上,不僅可以閱讀王勃的詩作和生平故事,還能看到詩中的情景活靈活現出現在我們眼前,真是太奇妙了!”市民王一杰說。
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以“如果趙樹理有手機”為主題開啟了“全民閱讀大講堂”的首場講座。這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學對話,點燃了現場千余名聽眾的熱情?!啊謾C’這個符號連接不同時代的創作,李老師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弊x者陳東表示,全民閱讀大會讓我感受到了太原濃厚的書香氛圍。
圍繞閱讀賦能城市文明、科技對未來閱讀的影響、銀齡閱讀、圖書館與AI發展、青少年閱讀、閱讀與鄉村振興等話題,大會舉辦了10余場論壇,面向不同的讀者群,進行廣泛、多元的研討交流。
在銀齡閱讀論壇上,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高飛認為,要從老年閱讀“小切口”入手,進一步把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好、作用發揮好、權益維護好,在此基礎上優化閱讀環境,引導廣大老年人學習領悟黨的創新理論,汲取思想養分和精神力量,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在圖書館全民閱讀論壇上,山西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郭欣萍認為,人工智能的深度普及與廣泛應用,正推動圖書館行業向智慧化方向加速轉型。然而,無論技術如何革新,圖書館員的專業素養、館藏資源的獨特價值以及圖書館人所秉持的人文關懷,始終彰顯著圖書館的獨特魅力與重要價值。
在一系列備受矚目的論壇上,與會嘉賓結合各自的專業視角和實踐經驗,分享真知灼見,在思想交流中凝聚共識,不斷延伸全民閱讀的深度與廣度。
在山西大劇院,“全民閱讀大講堂”的精彩主題吸引了眾多讀者。李敬澤、楊占平、馬伯庸、樊登四位人氣超高的嘉賓,更是讓劇院場場爆滿。來自晉城的讀者趙微坦言:“能近距離聆聽文學大師的講座非常激動,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機會?!?/span>
“展覽第一次從閱讀的角度把中國書院的千年歷史進行了總體性梳理?!痹凇板\繡千年弦歌不輟”中國書院展大廳內,熟知展覽特色的策展人張文彥娓娓道來。漫步展廳,仿佛踏入一條時光回廊,隨處可與修竹、粉墻、月洞門、楹聯、書法等傳統書院的美學元素不期而遇,參觀者沉浸在古樸的書香氛圍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此外,“書香滿中國”公益廣告展、書韻流長古籍修復技藝展、“珠輝玉映三晉流光”——《永樂大典》山西特展等展陳,以珍貴的文化遺存與創新的互動體驗,讓本次大會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參與廣泛
閱讀熱潮滋養城鄉
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發布、“中國好書”發布、“山西好書”榜單揭曉……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集中發布多項全民閱讀報告和榜單,向社會展示宣傳全民閱讀工作成果。
在過去的一年,你的閱讀量有多少?在大會主論壇上發布的《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成年國民的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和人均每天閱讀紙質圖書時間分別為4.79本、24.41分鐘,較2023年均有提升。報告還顯示,手機閱讀和聽書等數字化閱讀方式受到越來越多成年國民的喜愛,2024年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數字化媒介接觸時長超3小時,有78.7%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38.5%的成年國民通過聽書方式進行閱讀,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52本,各項數據均高于2023年。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調查于2024年8月啟動,在全國189個城市進行樣本采集,覆蓋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回收樣本57.35萬個,顯示了群眾對全民閱讀活動的超高參與度。
近年來,兒童文學現實主義創作頻頻涌現佳作,由我省希望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兒童小說《中國媽媽》,入選“中國好書”少兒類圖書。4月23日,“春風里·中國好書”發布盛典在山西大劇院舉行,由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組織評選的2024年度“中國好書”揭曉,共有42種圖書入選。其中,年度榮譽圖書2種,主題出版類8種,人文社科類9種,文學藝術類9種,科普生活類3種,少兒類11種,另有其他20種圖書入圍。
在鄉村閱讀“故事會”現場,來自全國多地的十余位農民代表、鄉村閱讀推廣人和農家書屋管理員登上舞臺,講述自己與閱讀的動人故事?!肚旯糯鍩ㄐ马崱分v述了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良戶書院讓讀書成為“村民自覺”的鄉村探索;《如果我是一粒種子》講述了湖南特色農家書屋播撒閱讀“種子”的故事……一個個真情實感的故事,一段段情真意切的分享,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書香浸潤的鄉村新貌。
從城市到鄉村、從校園到社區,全民閱讀的熱潮在廣袤的土地上書寫著新時代的文化篇章。
在全省各地,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活動蓬勃展開。在太原市圖書館,“書香流韻·閱讀經典”朗誦音樂會拉開“書香太原”系列活動序幕。不同年齡段的表演者登上舞臺,以飽含深情的朗誦,將對詩詞的致敬、對經典的熱忱傾吐而出;在晉中,全民閱讀活動暨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啟動。近年來,晉城市加大投入,建成覆蓋城鄉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打造了一批“不打烊”24小時自助圖書館,推出了“鳳鳴講壇”“晉韻美展”“全城共讀一本書”“尋找書香家庭”等一系列特色閱讀活動;在臨汾,“文明涵育·書香臨汾”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在全市開展書香進校園、“游臨汾·讀歷史”“表里山河,書香臨汾”等系列閱讀活動;在朔州,主題為“塞上首邑尚善朔城”的書香朔城詩詞大會在朔州老城舉行,漢服走秀、經典吟誦、飛花令現場競賽等活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互動中煥發新生……
唯有讓群眾成為閱讀的主角,讓每一份熱情都能融入書香,全民閱讀才能真正成為滋養心靈、浸潤社會的生動實踐。
特色亮眼
綻放三晉文脈芳華
山西文脈,綿延千年。
從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壯美詩篇,到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的千古絕唱;從關漢卿的元曲雜劇,到趙樹理的鄉土文學;從傅山的書畫雙絕,到劉慈欣的科幻宇宙……三晉大地始終以獨特的文化氣質滋養著中華文明的根系。在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精彩的“重讀”活動中,山西文脈又一次如汾河春水般奔涌流淌。
在“重讀《資治通鑒》”讀書分享會上,省圖書館借閱部副主任張 以“山西為何能夠成為中國中古史上的‘隱形主角’”為題,為讀者撥開歷史迷霧;在“重讀王勃”活動中,專家學者帶領讀者重溫“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壯美詩篇,感受初唐四杰的文學風采;“重讀柳宗元”則深刻解讀其作品中蘊含的深刻思想。這一系列“重讀經典”活動,讓傳統文化與當代讀者產生了深度共鳴。
漫步在山西省圖書館一層展廳內,《小二黑結婚》的初版本靜靜地躺在展柜中,泛黃的書頁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大學生王磊俯身細看,不禁發出驚嘆:“原來《小二黑結婚》首次出版的封面是這樣的!”這是“重讀趙樹理”系列活動的一個生動剪影。
在山西省圖書館和趙樹理舊居的兩場展覽,通過珍貴文獻、手稿和實物展品,讓“人民作家”趙樹理的形象更加立體鮮活。三場高水平的主題講座更是將“重讀趙樹理”系列活動推向高潮,趙勇、傅書華、葛水平等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解讀趙樹理文學的當代價值,讓現場聽眾受益匪淺。
“歡迎大家來到劉慈欣科幻文學展。山西陽泉是劉慈欣的故鄉,《三體》《流浪地球》《超新星紀元》等震撼人心的經典之作皆誕生于此。接下來,就讓我們沿著劉慈欣的創作軌跡,共同探索他筆下的科幻世界。”隨著講解員史亞茹的生動講述,劉慈欣的創作生涯鋪展在觀眾眼前。展廳內,200余冊劉慈欣作品及多語種譯本整齊陳列,見證著這位山西籍作家走向世界的足跡。市民王靜難掩內心的激動,感慨道:“作為山西人,我由衷地為這位走向世界的山西科幻作家感到驕傲!”
在太原新華南宮書店舉行的2025年“山西好書”發布儀式上,15部上榜作品集體亮相。展現山西特色的《山西廉政文化叢書》《“山西文化記憶”叢書》,文學佳作《黃銅小號》《古靈魂》,都映照出山西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時代風采。
在太原長風文化商務區文化島上,4500平方米的書展現場人頭攢動。太原市民王麗表示:“在書展上淘到了很多與山西有關的書,真開心?!痹跁宫F場,“閱讀新時代”展區的精品圖書、“舊書新知”區的珍貴古籍、“書香少年”展區的兒童讀物,吸引著不同年齡段的讀者駐足翻閱。
從古籍經典到科幻未來,從學術研討到惠民書展,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以其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閱讀真正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正如一位讀者所說:“這次大會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閱讀不僅是個人修養的提升,更是一座城市、一個省份文化氣質的體現?!?/span>
當春日的暖陽灑遍太行呂梁,山西正以書香為媒,書寫著新時代的文化篇章,讓綿延千年的三晉文脈在全民閱讀的熱潮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