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忻州經濟逆勢而上,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前移2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前移4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前移9位、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前移1位;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完成投資總額全省排名第三、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高居榜首、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總量連續6年穩居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進入前三、累計為中小微企業投放貸款總額位居第一。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忻州聚焦使命,以務實之舉不斷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沃土。
發力有效需求——
投資打好頭陣 消費挖掘潛能
擴大有效需求,忻州市抓住問題的邏輯起點和關鍵環節,在投資和消費兩端精準施策。
以“重大項目建設年”行動為牽引,忻州市強化目標引領,提出確保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3億元以上,力爭工業投資增長8%以上,新入庫轉型項目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均增長10%以上。
在重點項目攻堅戰中,忻州市在抓好年度61個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同時,開辟加快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全面推進現代水網體系建設兩條戰線。其中,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統籌推進10個重點項目建設,年度完成投資67.7億元;現代水網體系建設,實施總投資26.41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8.8億元。
如何解決要素保障?忻州市拿出3條“干貨”:健全重大項目建設運行管理機制,強化資金、土地、能耗等要素統籌,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堅持把政策引導、項目推介與投資回報結合起來,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向實體經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力爭信貸資金增幅達到15%、增量達到280億元。
針對有效需求主體部分的消費,忻州市通過“政策+場景”雙輪驅動。
4月2日,忻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該市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相關工作情況。市民閆曉峰高興地說:“新能源車2萬元的補貼太給力了,早就看好一款純電動汽車,這下不猶豫了。”
推動商文旅體健融合發展,忻州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層級。除了發揮五臺山、忻州古城、蘆芽山等龍頭景區帶動作用,大力培育文旅康養新業態外,忻州市還推進“體育+消費”融合發展,持續擴大環五臺山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國字號”體育賽事品牌影響力,舉辦全國鄉村振興縣級籃球邀請賽、“代州黃酒杯”傳統撓羊賽、雁門關超級越野跑等精品賽事。為激活健康消費潛力,該市謀劃忻州古城國醫大師館建設,支持繁峙縣打造“黃芪肉?!钡认盗挟a品品牌,支持五寨縣建設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中心和灸療中心,滿足多樣需求,壯大新型消費。步行街改造、“千集萬店”工程和便民生活圈建設持續推進,讓城鄉消費更便利、更活躍。
去年,忻州市取得外貿空白縣“破零”成果,今年,加強外貿薄弱縣業務培訓、鼓勵外貿企業加快發展數字貿易等新業態、組織企業參加大型展會、支持定襄法蘭專業鎮、發揮法蘭產品碳足跡碳標識認證試點優勢,創建綠色工廠等鞏固完善舉措密集落地。
全面夯實“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的有效支撐,忻州必將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韌性與活力,不斷開創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新局面。
聚力轉型提速——
升級傳統產業 搶跑未來產業
東鄰京津冀、西接陜西內蒙古,忻州一頭連著西部能源生產大基地,一頭連著東部能源消費大市場,是國家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重要通道,區位、交通、資源、產業、環境等各方面優勢不斷顯現。
面對能源產業這篇大文章,忻州一手抓煤炭綠色開采,年產量穩定在1.14億噸左右,一手抓新能源基地建設,新增風電光伏并網容量100萬千瓦以上;既落子綠電資源就地轉化,推動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五臺鎂基新材料產業園區、忻州經濟開發區打造綠電產業園區,又布局光伏產業全鏈條發展,發揮一道新能源“鏈主”企業的帶動作用,推進千億級光伏產業園區建設。
文旅業是忻州的優勢產業。忻州在堵點上出招,推動雄忻高鐵五臺山站站前綜合交通樞紐、東門和北線游客中心等項目建設;在痛點上破題,支持寧武及相關縣實施“大蘆芽山”開發,構建富集“山川林草湖”自然景觀要素的文旅康養新模式;在難點上發力,加快雁門關、代州古城“關城聯動”一體化發展。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
忻州緊跟國家及我省戰略部署,超前謀劃布局未來產業,確保跟上時代、步入賽道?!?+3+5+N”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提上日程,即重點打造1個低空經濟發展服務平臺,加快繁峙通用機場建設,做實原平、河曲2個通用機場建設前期,推進忻府區、五臺山、雁門關、蘆芽山、老牛灣5個飛行營地建設,布局一批垂直起降點,同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中運祥泰陸港鐵道數字智能商貿綜合物流園、云翔景航繁峙零碳智算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培育發展數字服務新業態。
聚企成鏈、集鏈成群,才能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茂盛森林”。
——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36.4億元的同德科創PBAT新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即將建成投產,填補忻州化工新材料產業空白。
——忻州經濟開發區,一道新能源年產14GW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釋放產能,吸引來沐邦高科總投資40億元的16GWN型單晶硅拉棒項目。
——五臺縣,鎂基輕合金產業強勢崛起??偼顿Y46億元的云海鎂業二期項目年內竣工試產,簽約落地云海鎂業三期、四期項目,昊業45萬噸耐火材料項目、圖瑞鑫10萬噸鎂基產業鏈項目、金川鴻泰20萬噸鎂基輕合金及深加工一體化項目準備開工建設,一個百萬噸級鎂基新材料專業鎮、千億級鎂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忻州正以“穩”的定力、“進”的銳氣,順時而動、因機而發,在實干中跑出深化全方位轉型加速度。
激活人才引擎——
下教育“先手棋” 育科創“強磁場”
人是干事創業主體,是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新質生產力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忻州市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
以教育強市為支撐,忻州市從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到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認定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7所,新改擴建寄宿制學校9所,從啟動實施縣中托管幫扶工程,推動每縣至少辦強一所公辦普通高中,到建成啟用忻州現代康養職業學院,鼓勵市高級技工學校積極申報技師學院,謀劃太原科技大學在忻州建設校區,充分發揮教育的先導優勢。
走進忻州“科創驛站”,中國農業大學有機旱作和設施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科研人員正篩選優種。平臺負責人、中國農業大學張天柱教授說,團隊結合忻州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開展了設施農業、鹽堿地治理、有機旱作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此外,還引進和推廣了種植新品種,并成立了設施農業科技小院和智慧農業創新示范園。
“科創驛站”是忻州破解當地科技資源匱乏的創新之舉,自2024年1月運營以來,已有33個創新團隊和260余名創新人才常駐。一年來,入駐科研團隊實施了17項科技攻關項目,獲得2024年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申請發明專利22個,成立的眾創空間被認定為省級眾創空間,為企業產生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
構建“如燕歸巢、如鳥歸林”的人才生態,忻州市積極實施特色人才平臺建設、重點產業人才集聚、“校友歸忻”特色引才、民生領域人才強基、“桐欣英才”培育選拔等人才專項行動計劃,謀劃打造“忻州一中創業園”。青年人才公寓建設廣納賢才,讓各類人才更加看好忻州、選擇忻州、深耕忻州,為產業升級貢獻聰明才智。
“投資于人”,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在農村,忻州持續擴大忻州月嫂、繁峙繡娘、定襄車工、神池餅匠等忻州特色勞務品牌覆蓋面和培訓規模,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拓寬就業增收渠道,以鮮明的民生導向,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提前布局,忻州以耐心和定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篤定前行,把“路線圖”變成“實景圖”。(王利強)